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5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如黑暗之心的丛林里静静烧起的磷火,烧向你,烧尽我。

[复制链接]

灰铜v1_02绿金v3_01绿银v3_02绿铜v3_01紫铜v2_01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0-7 09: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一篇写了很久总是无法完成的上市后记。记得是在白露夜动笔的:因为就在那天,我的第三本小说集《柒》终于上市了。

露从今夜白。从此,绿色封皮的《柒》又要如一叶小舟,和之前两本小说集一样踏上作者本人难以想象的漂泊之旅了——而一本没有脚的小书到底能走多远,又走到哪些地方去呢?
我曾在美铁车厢,澳门大学的捐赠图书角,台北的二手书店,见过我很熟悉的一些简体中文书,有些甚至就是认识的朋友写的书。也曾经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陡然见到自己的作品。那种感觉首先是纳罕,其次是羞涩,最后才是被稀释后轻微不安的喜悦。就像小学时老师当堂念自己的作文一样,彼时的我总是努力把自己的身体缩得小一点,更小一点,希望没有任何人注意到我。但其实仍然是高兴的:像我这么无用的一个人——从小学三年级就近视,连用绳子吊在树枝上的羽毛球都不一定打得到——可以有信心专注去做的事情是那么地少。
但写作又着实寂寞,在这个喧嚣世代。

像我这样一个不怎么在社交平台出没的写作者,本属于正常族群,却慢慢变成了稀有物种。很多很多的平台可以发表见解。每天都在诞生无数的自媒体。每天也都会有新的红人,新的话题,新的流量,新的遗忘。
而我因为越来越不喜欢当众说话。就一直不太知道我的读者都在哪里。
后来我发现微博上时常有一些读者艾特自己就很高兴。这变成我上微博唯一的理由:就好像打开一个私人的邮箱。受到某种鼓励也会不定期地上豆瓣,悄悄看看有没有新的评分。微博多数都是鼓舞人心的表扬帖;后者却趋于两极,有可能让我极为感动,比方看到不认识的读者的千字长书评;也可能让我莫名沮丧,尤其是遭遇到措辞恶劣的一两星。

但是这一切其实都是正常的。要知道一本书付梓上市,就和创作者本人不再有直接关联——应该学习宠辱不惊天地不仁的清洁,譬如一个没有儿女心却更明智的父母。若干年后,自己的书也许还有人读,或许没有。然而,写作者本人早已从写这件事本身得到了所想要的一切。来自陌生人的美意或许可以使一路行进得更愉快一点;但那些简单粗暴的否定,却也无法教人停止走下去,只会让我想一想,问题出在哪里,可否改之,抑或加勉。

因为写作只是为了自己。说到底。

也偶尔还是会很玻璃心的。虽然,也已经慢慢变成磨砂玻璃了。是深绿色的玻璃罩背后,藏着的一个红色的很小的心。有温度,重量,气味,生命的,血肉之心。
每当新书上市的时候,就会重新变成一个有点羞怯的人——而平时都是任性惯了的。就好像一颗高敏感的心,被陡然从自洽的小世界带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样脆弱而易氧化。但氧化之后,心的表面会和空气形成一层新的保护膜,下面又会发生新的呼吸、新的生长;会变得比以前更强大也更健康一点;且暗自生出一点期待:有人路过这颗心,停下来认真地看一眼,说:咦,这看似寻常的,竟然是真的心啊。

是真的心。
而且它还在不断长大。很慢,但持续而努力地跳动着。

其他的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姑且把出版前废掉的一个后记贴在这里。

《行云作柒,止风入水》
(最初的后记就是叫这个,书里收入的后记最后只保留了题目)

不会再有比这更短的书名了,除非缩减为一个字母。但是就算是《S.》,也有副标题“忒修斯之船”。但这本书根本没有副题,就是单纯的一个数字。既指涉,也冒犯这世间上所有的七。

一本隐喻之书。“7”像一艘小船,载着自己的七故事被浩荡的大风吹行于浩淼无边的意义之洋上。

很多作家都写过和“七”有关的书,可见喜欢这个数字的人大有人在。黄碧云写过《七种静默》。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里也写到对七的迷恋。俄语里形容一个人感到格外幸福,就说这个人在“七重天”上。也许因为这个数字看上去既孤独,又是一个完整的循环。

而一开始却只是对前一本书名太长的拨乱反正。《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十有九次都会被人说错——说成图书馆的有之,博物馆的亦有之,幸好没有说成文化馆的,否则难免一股子社会主义新风扑面而来。“谈恋爱”三个字倒是从来没错过,看来大家都不会弄错真正重要的事。“夜里”也不会错,最多会被漏掉。更多的人会把十二个字简化成“美术馆”,说起来就是“你那本《美术馆》”……

因此,再出新书,就想名字尽量短一点。减法这种事情,一开始做就停不下来,一定要到做极致为止。一开始想叫“七年之病”,语出《孟子•离娄下》,“七年之病,当求三年之艾”,是未雨绸缪,但句式又太像“七年之痒”。那么就叫“七病三艾”或“七病”,可“病”这个字总教人困顿,有一点脏相,是一张愁眉苦脸的孩子脸。
和朋友们商量来去总没有结果。突然有人说,索性就叫七吧。再一商量,就成了大写的“柒”。言简意却不赅。又恰是我最喜欢的数字——否则集子里也不会刚好收入七篇。始于七,终于柒,由小写而大写,仿佛又生出无穷意义来。

《说文》里说“七”,“阳之正也”。在易经里同样是一个吉数,比如“七日来复”,就是《易经》的“复”卦,《彖》解释此卦为:“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将天地之心拟人化,也是生机勃勃的意思。
《汉书.律历志》则说,“七者,天地四时人之始也。”人鸡羊猪狗牛马,人日是开始。七日就是人日。七和人笔画竟也相同。
七没有繁体,只有大写。《广韵》载:“漆氏,俗作‘柒’。”据说原是梁姓,因柒、梁形近,讹为柒。再后有简文为七氏者。我也喜欢这个“如胶似漆”的“漆”,让“柒”生出流连之意,而“七”则像一把匕首,过于凌厉了。
“七”甚至还是一种文体。出处是枚乘的《七发》,后来汉代傅毅有《七激》,刘广有《七兴》,曹植有《七启》,张协有《七命》。“七体”俨然而成骚体一种,但也只兴于有汉一代,之后渐渐不再流行。
佛经里有“七苦”,几乎和“贪嗔痴”三毒一样有名。念经也常用七数。和“三”相似,代表众多。但是又比“三”更多。
在西方“七”同样是特别数字。圣经里“7”是一个完全数,上帝造人便是七天。有名的七宗罪,其中最大的,便是骄傲。——我却从小喜欢骄傲的人。若干年后才明白,不外也是一种自矜。譬如《天龙八部》里乔峰骂慕容复那一句,“萧某大好男儿,竟和你这种人齐名!”便看得血脉贲张,荡气回肠。

七在各种宗教里都是神圣数字,希伯来人喜欢用“七”来发誓。犹太三大节日为期都是七天。启示录里,更记载了无数个七:七异象;七灵;七灯台;羔羊有七角;七天使吹七号;七个泄露神大怒的碗;七座山所代表的七王。全书达五十六次之多。
但我最喜欢的,却是《马太福音》里七十个七次的故事。

“那时,彼得进前来,对耶稣说:‘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所有生之重轭在此刻突然被轻轻放下。所有的磨折和痛恨也都化为乌有。
七在这里,又相当于无穷尽的悲悯。最后既无恨恶,也不失望。只有风乍吹皱水面的层层涟漪。剧烈动荡后最终的平静。
饶恕他人,也是原谅自己。

最后,为什么是这七篇,不是其他的七篇?
一开始我想用的主题词是“不道德”,一看便知从侯麦而来。篇目渐成,又仿佛不限于道德讨论,“成长”主题更清晰凸显,但直接说成长故事,又太直白了。打算替代的词,有过“孤独”,“路上”,“热情”——张爱玲自述《小团圆》,“这是一个热情故事,我想表达出爱情的万转千回,完全幻灭了之后也还有点什么东西在”。
但终于决定都放弃。
便生造了一个“行止故事”。这词古已有之,《大学》里说“修于行止”,诚是修行的根基,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毋自欺”,也就是所谓“君子慎独”。但“行止”同时也有“行步止息,犹言动静”和“品行”两层意思。说到“品行”,便回到“道德”的起点。
孟子又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意思是说,鲁平公来看我自有促使他来的因素,不来看我也有不来的因素,其实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这就是天命。委婉诚可动人,同时也是实情。
小说于我而言,大概就是一种“实情”,一种“修于行止”。对我而言,它比散文更难也更诚实,因为看似无中生有,其实一砖一石一草一木皆其来自真实的人间世,又需完全遵照事物逻辑搭建。

“包法利夫人就是我”。福楼拜却并不仅仅只是包法利夫人。也是《情感教育》里的弗雷德里克•莫罗,是布瓦尔和佩库歇,甚至那位恋上鹦鹉的老妇人。选择当一个小说家,不断分身成若干他者,去体察截然不同的人生,是我可以想象的一个人可以经历的最大的疯狂和分裂,同时也是最不可替代的幸运。

喜欢七的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第七章,提到英国小说家劳伦斯•斯特恩的《感伤旅行》。感伤旅行就是持久怀着热望,哪怕随时陷于困顿,但仍然坚定地走下去。
是为七个“行止故事”。

————
后来的封底大家也都看到了。“行止“这个词因为几乎没有人懂,终于还是被集体投票废除。复归于热情:七个热情故事。某种不可解、不可说、大到无法抗拒的热情,关于世界。关于自我。关于友情。关于成长。关于封面纸张特殊的洛克伍德绿(是洛尔迦的诗吧:绿啊我多么希望你绿!),像黑暗之心的丛林里静静烧起的磷火,烧向你,烧尽我。

继而又变作流动的水,行走的云,从心中涌出,成形,化为雨滴落下。却永远浇不灭那绿色的火。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18 02:19 , Processed in 0.944436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