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4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宇宙奇观] 黑洞吃太阳 看看黑洞“花式改造”银河系

[复制链接] [已阅至2楼]

灰铜v1_02绿金v1_01灰金v1_04绿铜v3_01紫铜v1_04绿银v3_02绿金v3_01紫银v1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0: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黑洞吃太阳 看看人类是如何保卫地球不被侵犯

黑洞不稀奇,可黑洞吃太阳您见过吗?据报道,11月26日,一个黑洞国际研究小组宣布,他们观测到了一次黑洞吃太阳的罕见天文现象。黑洞吃太阳,将直接摧毁太阳系?黑洞吃太阳,太阳系以太阳为中心,太阳完了,地球也完了。据悉,这个小组由美国、荷兰、英国等4个国家组成,他们第一次观测到了完整的黑洞吞噬恒星(太阳也是恒星)全过程,证实了原先理论的正确性。以前也曾努力寻找黑洞吃太阳证据,但总是晚了一步。此次黑洞吃太阳,太阳向外喷发1000万余年的能量。天文学家表示,这种观测有助于了解黑洞的喷流过程。

天文学家曾证实了当黑洞“进食”大量物质时,比如此次吞噬撕碎一颗恒星,就会有高速等离子喷流从黑洞边缘逃逸而出。

范费尔岑表示,此次喷流比以前见到的黑洞喷流能量小得多,可能只相当于太阳向外喷发1000万余年的能量。此次黑洞喷流这么“暗淡”,其原因“现在还是一个谜”。

黑洞吃太阳,黑洞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黑洞的质量极其巨大,而体积却十分微小,它产生的引力场极为强劲,以至任何物质和辐射在进入到黑洞的一个事件视界(临界点)内,便再无法逃脱,甚至目前已知的传播速度最快的光(电磁波)也逃逸不出。

黑洞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借由物体被吸入之前的因高热而放出和y射线的“边缘讯息”,可以获取黑洞存在的讯息。推测出黑洞的存在也可借由间接观测恒星或星际云气团绕行轨迹取得位置以及质量。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地球在内的8颗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但你有没有想过,人类科技如此发达,靠什么技术可以直接摧毁太阳系呢?疯狂的科学家们想出了十种可以尝试的办法。

最近欧洲的LHC又重启了。之前就一直有人担心高能粒子的撞击会引发恐怖的真空空泡、磁单极、迷你黑洞或者奇异物质(理论上和传统的原子核一样,但其中包含很多更重的奇怪夸克)。不过LHC已经在2011年特意发表过文章证明高能粒子撞击是安全的。

如果我们在未来的某一项工程中严重损害或改变了太阳的稳定结构,太阳就有可能吞噬掉周围的行星。休斯顿大学的未来学家David Criswell提到了恒星种植业,这是专门控制恒星演化和属性的项目,包括控制恒星的寿命、从恒星中提取物质或创造新恒星等。玩不好就会有大灾难。

天体物理学家Martyn Fogg曾发表过文章,把木卫二变成地球的第一步是尝试把木星变成恒星。这需要在木星表面制造一个原初黑洞,黑洞的霍金辐射会产生能量,升高木卫二和木卫三表面的温度,使它们变成与地球和火星类似。不过这种反应不会持续很久,因为原初黑洞的寿命很短,最终黑洞可能会不断长大最后吞噬整个银河系。

实际上,太阳系轨道的动态平衡很精妙也很脆弱,轻微的扰动都会带来混乱并最终导致灾难性的变轨事件。连锁反应会让整个太阳系崩溃。在未来,人类频繁往返于太阳系更行星之间就有可能引发这种情况。

曲率飞行器能在周围形成负能量的气泡,通过延伸飞船后部的时空、压缩飞船前部的空间,能让飞船进行超光速飞行。但2012年Jason Major的研究小组发现,这种飞行会让飞船前部的粒子产生高能爆发,飞船前进路上的一切东西都会被夷平,甚至是一颗行星。

2005年伊朗的核子物理学家Mohammad Mansouryar就发布了创造星际旅行用虫洞的计划,不过计划是不透明的,也没有人知道他到底有没有实施。不过创造虫洞需要和黑洞相当的巨大能量,而且时间环也许会让虚粒子变成实的,这个过程会从虫洞提取能量,从而让虫洞崩溃。在太阳系中建立虫洞的一端还有可能把太阳直接吸进去或产生波及整个太阳系的辐射。

如果SETI不断发展的话,理论上这一天早晚会到来……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12 13:58 , Processed in 2.812216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