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大中华] [转贴]竹旅游:碧绿竹海,引人入胜【4P】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青铜会员 - 等级≥州判

灰铜v1_02绿金v1_01灰金v1_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0: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国“三十大竹乡”,其竹业逐步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与此同时,中国竹乡以及主要竹产地也正努力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竹资源优势,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竹文化为主题开展旅游活动。竹本身的自然精华和它的文化内涵,生生不息地滋养中华民族的血脉。



竹资源与竹乡风貌
  中国的竹资源十分丰富,竹林面积已达到420余万公顷,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安徽、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广东等中国南方13个省区。近年来,竹资源的旅游开发逐渐被人们所关注。
  “三十大竹乡”的竹林总面积约为130万公顷,占全国竹林面积的1/4左右。30个竹乡中,沐川以慈竹等丛生竹为主;广宁、怀集以茶秆竹和青皮竹为主;长宁、赤水高海拔山区以毛竹为主,低海拔河谷等地以丛生竹为主;临安、余杭、徳清以早竹为主的笋用竹独树一帜;而其他县市基本上都是以毛竹为主。
  在竹产地,人们爱竹、敬竹、赏竹、种竹、食竹、用竹,衣、食、住、行与竹密不可分,竹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竹乡”风貌。
  其城镇风貌大多表现出浓郁的竹文化氛围,“城在竹中、竹在城中”,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城市生活,在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均表现出竹符号的普遍存在,这种城镇景观所表现出的鲜明个性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在乡村,竹子则勾勒出与众不同的田园风光,竹楼为翠竹环绕,梯田被竹丛掩映,山间清泉被竹管蜿蜒引入村落,头顶竹斗笠的农民在田间劳作,竹制生活生产工具更是随处可见,待客的美味佳肴同样显示出竹乡特色。“竹城”风貌和“竹寨”田园风光构成了竹文化旅游不可或缺的要素。“竹元素”无处不在地表现在总体氛围之中, 这也正是竹文化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



竹文化氛围吸引旅游者
  竹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它首先应属自然旅游资源范畴,归属动植物旅游资源。其直接表现为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的竹丛、竹林、竹园、竹海、竹山、竹谷,旅游观赏价值在于竹子本身所具有的“色、声、影、意、形”。作为自然旅游资源,竹子本身无疑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但竹子与其他自然旅游资源的相互衬托,在已形成的“天然氧吧”中增加新的景点,构成多样的环境氛围,则赋予其更高的旅游观赏价值。竹林与水体的结合使环境氛围多了几分秀美与灵性;竹林与地貌景观的结合增加了动感和层次的变幻;竹林与天象气候的结合显现出神秘莫测的意境;竹林与其他动植物的结合使景观充满生机,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以“竹”为主题的生态观光旅游,不仅满足了现代都市人对休闲养生的需求,更继承和弘扬了竹文化,将利用和保护竹资源有机统一起来。
  以竹为主题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文物、古建筑、古典园林以及历史名人等,其中最典型的是出土文物,如竹简记述了中国古代几千年前的社会文明,具有很高的旅游观赏价值。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竹景,也伴随园林的历史文物价值而具备了历史人文旅游资源的属性。此外,历史名人、绘画作品、诗歌与文学作品、传统手工艺、民间传说与典故等,也因其与竹子的关联而成为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可以说,竹乡和主要竹产地浓郁的竹文化总体氛围对旅游者构成了极大的吸引力。
  竹文化旅游的发展,也依托了现代社会旅游资源。竹乡风貌、竹寨风光、民俗风情、地域文化、民居建筑、现代园林、旅游节庆、产业业态等。在竹乡,由“竹符号”所构成的旅游氛围是极具个性的旅游资源,这是竹文化旅游产品的核心构成要素,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对现实与潜在客源市场具有巨大吸引力。“中国竹乡”和主要竹产地的竹产业十分发达,其产业业态和竹产品均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竹乡风貌、竹寨风光、地域民俗”所构成的环境氛围可使游客深刻体验和领略“竹乡风韵”。
  以竹为吸引物的竹文化主题公园对于完整展示竹文化内涵,彰显竹乡特色,营造竹乡风貌具有重要作用,从北京的紫竹院到重庆的竹子公园再到宁波竹种园,均受到游客的青睐。以竹子为原材料的旅游商品更是深受欢迎。竹制旅游商品所具备的纪念性、观赏性、实用性,使其能够满足不同游客的旅游购物需求,并具有宣传招徕、市场开拓功能。竹原料还是中国四大菜系中均可利用的食材,川菜、粤菜、淮扬菜、湘菜、赣菜以及傣家菜中的用竹量更大、“竹菜”佳肴种类更多。在中国竹乡及主要竹产地的饮食文化中,竹子已经到了“逢餐必有竹,无竹不成席”的地步。



竹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
  在中国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中,竹文化旅游资源的特征是其他类型旅游资源所不具备的。
  从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属性特征角度看,竹文化旅游资源应包括:竹资源赋存与禀赋、竹产业业态、竹资源与自然环境氛围、“竹城风貌”与“竹寨风光”、地域民俗、竹制服饰、竹制饮食器具、竹制日常生活用品、竹结构建筑、竹制交通工具、竹制生产工具、竹制药物、竹制文具、竹与体育娱乐、竹与民间传说典故、竹与诗歌绘画文学艺术、竹制乐器、园林与竹主题公园、竹工艺品、竹主题节庆会展等。
  竹文化旅游资源内涵丰富,涉及中国竹乡和主要竹产地的历史、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民俗、宗教以及区域发展方向。
  竹文化旅游资源独特的属性和丰富的赋存使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旅游开发价值很高,可拼装组合成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养生、购物美食、修学科普、节庆会展、科学考察等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近年来,福建、广东、浙江、江西、云南、四川等主要竹产地均已意识到竹文化旅游资源的巨大开发潜力,大力发展竹文化旅游,变竹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经济优势。在市场开拓方面,塑造个性化的竹文化旅游地形象。湖北咸宁全力构建“楠竹之乡”,凭借丰富的楠竹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浙江安吉、江西吉安、四川长宁等则致力于竹乡、竹城、竹海建设。安吉竹子博览园、广宁广东竹博园等竹文化主题公园集竹种培育、竹文化展示和竹工艺传承于一体,成为竹文化旅游的主要载体。
  江西崇义全县竹林面积43万亩,竹子品种近60种,竹资源丰富。在“中国竹乡”竹文化旅游开发中,崇义县充分利用竹与城镇、竹与村寨、竹与山林、竹与湖泊、竹与幽谷、竹与气候、竹与客家文化等最佳资源组配,制定发展战略,建设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竹镇、竹岭、竹岛、竹寨、竹谷、竹坊、竹廊”等竹文化旅游区,在竹海风景、竹乡风韵、竹城风貌、田园风光、地域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展示竹文化内涵,使旅游者通过观竹景、住竹楼、乘竹筏、品竹餐、饮竹酒、赏竹乐、购竹器、参与竹乡文化节的完整旅游过程,深刻领略竹文化旅游的真谛,极大满足了游客观光游览、度假休闲、保健养生、青少年修学、科普科考等旅游需求。
  此外,竹文化旅游资源中,又包含有大量与竹相关的传统工艺、口头文学、生活习俗、音乐舞蹈、建筑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一方面丰富了竹文化旅游内涵,提高了旅游文化品位,同时又在客观上突出了民族文化特色,促进了遗产自身的保护与传承。



中国“三十大竹乡”分布
  浙江安吉、浙江龙游、浙江临安、浙江德清、浙江余杭、
  江西崇义、江西安福、江西宜丰、江西奉新、湖北赤壁、
  安徽霍山、安徽广德、安徽宁国、安徽黄山、四川长宁、
  四川沐川、广东怀集、广东广宁、广西兴安、贵州赤水、
  福建武夷山、福建建瓯、福建顺昌、福建尤溪、福建沙县、
  福建永安、湖南桃源、湖南桃江、湖南绥宁、湖南安化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9 05:45 , Processed in 2.170646 second(s), 5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