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风景如画] 金秋,去宋朝“皇宫”赏别样菊花

[复制链接]

 成长值: 2926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0-17 0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宋朝“皇宫”——龙亭公园

开封的历史文化悠久,古称老丘、大梁、陈留、东京、汴京、汴梁等,简称汴,八朝古都、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八朝中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及金朝皇宫相继把唐德宗李适在位时(780-805年)所建的永平军节度使治所——藩镇衙署改建为皇宫,也就是现在的龙亭公园。

龙亭公园位于开封市中山路北端,是按照清朝万寿宫布局而建的古建筑群体:进入景区南大门,由南向北,依次排开由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东西朝房、照壁、龙亭大殿构成。

雄踞于高大的殿基之上坐北朝南的龙亭大殿,是宋代皇宫后御苑旧址的一部分。龙亭大殿是龙亭公园内整个清代建筑群体中的主体,也是精华所在。它建于72级蹬道的平台之上。殿前是贯通上下的用青石雕刻的蟠龙盘绕的御道,云龙石雕上至今还留有赵匡胤当年的马蹄印。

龙亭公园的主干道两侧分别是潘家湖和杨家湖:潘家湖位在东侧,西侧为杨家湖,玉带桥贯穿着东西两面潘杨二湖。登上最高处龙亭大殿,回头俯瞰,整个龙亭公园的秀丽景色都尽收眼底。

二、风叶梧表落,霜花菊白堆

开封菊花栽培历史悠久,早在北宋时期养菊就已经蔚然成风,可谓是家家户户都以养菊、赏菊为乐事。到了明、清时期开封养菊之风更盛,在禹王台乾隆御碑中,还有“风叶梧表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经过历史的发展和对菊花的喜爱,开封人民不断的提高菊花栽培技术,菊花品种多达1200多种。菊花也名正言顺的成为开封市“市花”,每年的10月1日至11月28日定为菊花花会会期。

每年的菊花花会,八朝古都开封,大街小巷遍布色彩绚丽、形态各异的菊花,黄的、紫的,白的,还有五彩的菊花等等,整个开封俨然是一片花海。开封菊花花会主要展点有龙亭公园、天波杨府、铁塔、禹王台、大相国寺等景点,所展出的菊花品种多达百余种。开封菊花花会已经走过了三十五个年头,每年都会吸引上千万中外游客前来赏菊。

三、故事的小黄花

我有一个发小,他是一个极爱种花养花的人,他也钟爱菊花。在他小小的花园里,每年的秋季,通过他精心的栽培,都会有白色和黄色花苞饱满的菊花盛开,花香四溢。他的小花园就是我们童年的唯一一个花园。

记忆中他说过,“等我们长大了,一定要去开封赏菊,那里的菊花不仅仅只有黄色和白色。”后来忙于学业,我们都忘记了当初的“玩笑”。终于,在今年的金秋,我有幸来到开封龙庭公园参加菊花花会,我才真正的惊讶他说的话“开封的菊花不仅仅只有黄色和白色”。

开封的菊花有数千种。在开封,不仅可以看到历代传下来的菊花珍贵品种,还可以看到花匠们精心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百花之中,引得文人墨客挥笔泼墨的花卉恐怕莫过于菊花了吧。两千多年前,伟大的诗人屈原便独爱菊花;东晋时期“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唐代文人歌颂菊花的诗文更是数不胜数;宋代更是全国盛行养菊、赏菊;清朝乾隆更是在禹王台御碑中,留下“风叶梧表落,霜花菊白堆”的诗句。

当我走进龙亭公园菊花花会的主会场时,整个人对菊花的看法有了全新的认识。如果说我惊讶的下巴都快要掉地下的姿态,站在这盆七彩的菊花面前足足有十分钟之久,你应该不信吧。我见过雍容华贵的七彩牡丹,热情浪漫的七彩玫瑰,可我真的不曾想过还会有七彩菊花。

如果不是来到龙亭公园亲眼所见,如果不是近距离闻到它们淡雅的花香,如果不是用镜头拉近发现它们的花心,我真的以为它们就是那种布艺装饰品的假花。

四、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各种各样的菊花,经过龙亭园区园丁和工作人员之手,塑造出不同的姿态,美的像一幅自然的画卷,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争相拍照留念。这里是不仅是游客的流连忘返的地方,更是无数摄影爱好者镜头里的取景地。

如果没有来过开封菊花花会,或许你对菊花的认知还停留在“黄色和白色”的误区中;如果你来到金秋菊花盛开的时节来到开封,你会被“满城尽菊黄”的壮观景象震撼;如果你来到龙亭公园菊花花会分会场,你会被七彩菊花的刷新你对菊花的全部认知。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9 12:59 , Processed in 0.70909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