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4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馥香记》(全本)作者:江湖夜雨 【TXT】【bruno9008】

[复制链接]

管理员 - 管理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馥香记 简介   
  红消香断有谁怜(代序)   
  读《红楼梦》,看到贾宝玉对女儿无比的推崇:“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字号还要尊荣无对的呢!”正所谓:“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红袖馨香的女儿们正是水做的骨肉,花做的精魂。
  美人如花花似梦,少女情怀总是诗。对于大多数女子来说,在她们的心中并没有你死我活的杀伐决断,尔虞我诈的鬼域伎俩,她们重情重爱,伤春悲秋,衣带渐宽,只为了问一个这世间,到底情是何物。周汝昌先生曾写道:“凡以‘青’构成的字都表示精华之义。我曾说过一段话:米之核曰精,日之朗曰晴,水之澄曰清,目之宝曰睛,草之英曰菁,女之美者曰靓,男之俊者曰倩,故一切人、物的最宝贵的质素都借米之精而喻称为‘精’,而单指人的精神方面之‘精’即是‘情’”。历来女儿情长,古往今来的浩浩江水,流不尽女儿们的闲愁清泪!天地间的花月春风、画桥烟柳、湖光山色,美则美矣,但又如何比得上女儿们眉如春山、眼如秋波,浅嗔娇笑?
  花分百种,女子也是如此。美女以绝色容颜愉悦我们,才女以落落素心涤荡我们。有的女子娇艳如
  海棠,雍容如牡丹,有倾国倾城之姿,但却徒有其表。而那些兰心蕙性的才女们,更为让人喜爱和崇敬。张爱玲曾说过人生三大恨事,其二就是“海棠无香”。确实,只有如花似月的迷人容貌而无半点才情的美女们正像有色无香的海棠。而钟灵毓秀的才女们却如幽香之兰,寒香之梅,穿越千余年的时空,依然余香不尽,正所谓“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林黛玉曾这样感叹:“我曾见古史中有才色的女子,终身遭际,令人可欣、可羡、可悲、可叹者甚多……”,确实如此,才女们是不甘寂寞的,她们都非常的有个性,有才情,但世间的事往往是越平凡越平安,在旧时“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这些才女们的所作所为更让世俗之人惊诧、非议、打击。“可欣、可羡”者固然也有一些,但还是可悲、可叹者居多。她们或在“金井梧桐秋叶黄”的深宫里怨悲团扇;或在“暗灯凉簟怨分离”的深闺中怀我良人;或嫁为一个俗不可耐的商人之妇,早早逝去,只留下断肠诗句断肠人。有的才女“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成为“我是曲江临池柳,这人折了那人攀”的青楼女子,有的才女晚景凄凉,远离故土,有着“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霜华”的憔悴。有道是“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越是美好的事情就越是脆弱。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一个古代的才女更是难上加难,苦中加苦。绝大多数的才女都是“薄命司”中的人物,才比天高,命比纸薄,正是才女们的写照。
  在“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的漫漫等待中,这些才女们只好将心思放在吟诗作词、绘画剌绣中,但是在传统的观念中,女子所创作的诗文书画是不能传出闺阁的。这其中,不知有多少铭心刻骨的真情之作在岁月长河中就此湮没,不闻于世。这其中,不知有多少冰雪聪明、七窍玲珑的女子被漫漫的历史风沙所掩,就此默默无闻。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才女们表现出来才情却是不容抹杀的,也是无法抹杀的。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收录有许穆夫人的诗篇,而后世的班昭、蔡文姬、谢道韫、苏蕙……这些历代才女,像山间溪畔的香花,给呆板乏味的文史典籍添了不少的姿彩。她们的诗文空灵奇幻、镂玉雕琼,纵使男子看了也要赞叹不已。而才女们从自身的切身体会中写出的缱绻情愁,其中之细腻真情,更远非男人代拟者所能及。
  遗憾的是,历史中有记载的才女并不多,有诗文书画传世的更是少之又少。“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让我们细细品味才女们的故事以及她们的诗文书画,让我们悠然神往,想像她们当年“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的风韵,感受她们的风流文采,缱绻情愁,去追寻那一缕馥郁的馨香……  
插件设计:zasq.net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5-30 18:11 , Processed in 1.456093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