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图文并茂] 菊花相忘于江湖 开封人为什么喜欢来万岁山赏菊花

[复制链接]

 成长值: 35000

灰铜v1_05绿金v1_01绿铜v3_05灰金v1_05紫铜v1_05绿银v3_05绿金v3_01紫铜v2_01紫银v1_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0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座城市总有一种属于她的风情。提起开封,就想起北宋,而提起北宋,自然而然就会想到开封,开封似乎就是北宋王朝的代名词。
也许只是因为宋朝是开封历史上最为辉煌耀眼的时代,宋代武侠豪情也深藏在了世代开封人心里。
江湖,一把剑,一颗丹心,一份侠骨,一段柔情。有了这些,才算得上是一场真江湖。
开封人还有一份柔美的菊花情结,自北宋时期,开封人爱菊、赏菊的习俗沿袭至今。
开封有一个大宋武侠城,也叫做万岁山,每年东篱把酒西窗吟诗的深秋,周边熙熙攘攘的老百姓都喜欢来这里赏菊。
“人淡如菊,心素如简”,人们常常用菊花来形容淡泊恬静的心态,那么菊花到底与开封人有着怎样的情愫。
在北宋,开封菊花就闻名遐迩,开封人几乎家家养菊。每到秋日,满城菊香悠悠。
北宋虽弱,却曾经繁华一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生动地展现了汴梁河繁荣的景象。
客商云集,酒肆茶楼,歌舞升平,楼台浓艳。是太多的喧嚣,还是如梦如幻的繁华,让开封人懂得了耐得住寂寞的高雅。
还是江湖中太多的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无奈,让开封人多么想从一开始就躺在山坡上,淡看风卷云舒。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许多诗词都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
陶渊明的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弯下腰,若能成了一株菊花的境界,则自不待言,更是令人神往。
万岁山,每天近60场实景武侠剧的演出,尽显大宋武侠豪情及江湖百态。可是“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更让人感慨万千。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开封万岁山的菊花,穿过古陌小巷,迎着秋风姗姗而来,淡然清绝,幽静安逸,超凡脱俗。
其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我们都人在江湖,我们都是江湖之人。
退出江湖,远离繁华,远离尘埃,在菊花簇拥的栅栏下,正是你我渴望渐老的年华。
周敦颐曾在《爱莲说》中写道:菊,花之隐逸者也。一份与世无争的淡然情怀,在风轻云淡中静吟流年。
无需高贵的皇家殿堂,没有奢华的造型装扮,她悄然开放在江湖之中,在东京汴梁城的西北将婀娜渲染。
“待到重阳日,还是就菊花”。开封人爱来万岁山赏菊花,或是江湖与菊的丝丝缕缕吧。
【三姐姐温馨贴士】开封万岁山菊展时间:10月17日~11月18日。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9 01:03 , Processed in 2.12660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