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 立冬:北风潜入悄无踪, 未品秋浓已立冬

[复制链接] [已阅至1楼]

 成长值: 29230

灰铜v1_05绿铜v3_05绿金v1_01绿银v3_05紫铜v1_05绿金v3_04紫银v2_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10: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风潜入悄无声,未品浓秋已立冬。”

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伴着纷乱的微寒,粉墨登场了。

今天是立冬,四季中最寒冷的季节,终于来了。

立冬,十月节。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地始冻,土气凝寒,未至于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此时,雁声入梦凉,山月各苍茫。

01

立冬三候

中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此时的北方,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南方却是小阳春的天气。

我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人大水为蜃。”

一候水始冰:

《周易》“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于坚也。”

水面开始冻结,但未成坚冰。

二候地始冻:

冰壮曰“冻”,地冻为凝结,“霭霭野浮阳,晖晖水披冻。”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土气凝寒,未至于坼。”快来天寒地冻的说法不假。

立冬之后五日,土地凝结寒气,但未至龟裂。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本草纲目》中提到:“车螯,是大蛤,一名蜃,能吐气为楼台,又尝闻海旁蜃气成楼垣。”

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而这海市蜃楼便是大蛤吐气而成。

02

立冬习俗

迎冬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过去是个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

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古时此日,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礼,并有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后世大体相同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

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

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民国以来,贺冬的传统风俗,似有简化的趋势。但有些活动,逐渐固定化、程式化、更有普遍性。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

有些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也有了创新,在黑龙江哈尔滨、河南商丘、江西宜春、湖北武汉等地立冬之日,冬泳爱好者们就曾用冬泳这种方式迎接冬天的到来。

采桑叶

桑叶性苦,甘寒,能祛风清热,凉血明目,以老而经箱的为佳,取其气足力厚的特点。

此时入冬,得秋季肃杀之气,桑叶更能泄降肝胆郁热。

《广济方》称,立冬日采桑叶一百二十片,如遇闰年,则多采十片,每次用十片。遇到需洗眼睛的日子,用桑叶煎汤洗眼,能治疗各种眼病。

其他如(普济方)(集简方)都记载有用桑叶治疗青盲眼、风眼流泪以及眼红涩痛的方法。

吃饺子

饺子的原名叫“娇耳”,是我国医圣张仲景首先发明的。他的“祛寒娇耳汤”的故事至今还在我国民间流传着。

立冬时节,人们吃饺子、馄饨,也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之意。

北方有谚语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03

立冬养生

冬天是天寒地冻、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因此冬季养生要顺应自然界。

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避免烦扰,以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要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暖颈:

颈部充满血管和穴位,而冬季又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所以立冬之后,尽量穿立领或者戴帽子的服装,避免血管受寒,预防心脑血管等病。

暖胃:

立冬之后,晨起可以喝碗姜丝粥、大枣粥、茯苓粥。胃里一天都暖暖的,更有利于御寒,预防感冒。

暖脚:

寒从脚生。立冬之后在睡前,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并同时搓揉脚心,增进血液循环。

暖腰:

肾主冬日,又喜温恶寒,所以要注意腰部保暖,每天早晚可以多按摩腰眼,来使气血通畅。

立冬后,天气寒冷,应以增加热能为主。

可适当多吃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不仅能使身体更强壮,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御寒作用。

立冬,冬之始,秋已完,

四季轮回,周而复始。

一岁一枯荣,岁岁又年年。

愿你冬日快乐~



管理员已阅至此楼
插件设计:zasq.ne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 ( Q群816270601 )

GMT+8, 2024-6-6 17:59 , Processed in 0.881002 second(s), 4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